《对话》参加“图像 历史 存在”展

2023-08-20 20:13 0


2011071113243928.jpg


展览:图像 历史 存在

策展人:唐昕

展期:2022年8月20日-9月7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1号 中国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馆、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展览前言: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迎来成立十五周年之际,将于今年8月20日至9月7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展览——“图像-历史-存在”。泰康人寿老总陈东升是著名收藏家,也是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创始人,这些藏品是他近15年收藏体系的全貌展示。

  截至2010年底,拥有总资产近3000亿元的泰康人寿同时也是国内最早开展当代艺术收藏的金融企业,先后设立了国内资本市场大型机构投资者之一: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又于2003年创办泰康空间(原泰康顶层空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与发展研究。

  虽然本次展览《图像-历史-存在》只展出泰康人寿的部分代表藏品,但是能够传达出企业的收藏体系的构成和核心线索。展览将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大部分,围绕泰康收藏体系展出几十位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其中青年专项部分尤其引人注目,体现了泰康人寿对于艺术收藏的策略性和前瞻性,通过展览大家可以了解到中国自1942年以来的美术史发展轨迹。

  收藏体系针对两个美术史发展阶段:

  (一) 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

  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到文革结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一段独立、独特的发展阶段,是以中国共产党为统一领导和组织,以意识形态为基础,以“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为指导的美术体制。统一的文艺政策成为集体共有的创作观念,即“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籍以打倒我们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毛泽东)”从整体上讲这段美术并不独立,是那个历史时期政治当代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却因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术样式与形态。她所承载的是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数十载的集体记忆,以及影响深远的文化变革。

  (二) 现当代美术“1976-今”

  是直至今天正在进行的、活生生的美术阶段,其发生极大程度上植根于上述历史阶段和对它的文化反思,以及它壁垒坍塌形成的开放所导致的文化冲击。文艺重获自由,却面对更多问题。